近日,由深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深圳市宝安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凤凰网主办的2024“聚光深圳”国际交流会客厅活动——《全球化时代下的城市新生活方式》在深圳举行。
活动旨在全力打造兼具思想性、开放性和影响力的国际化交流平台,通过聚焦深圳在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交流国际经验,助力提升深圳国际影响力。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治理也在深刻变革中。智慧城市的建设、绿色环保的推进以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再加上文化、旅游、生态和城市生活的高度融合,为居民提供了智能、便捷、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助理教授王宁馨受邀做客“聚光深圳”,聚焦“高品质城市特点和品牌建设意义”、“中外城市新生活方式打造的差异”、“如何赋能提升宝安区居民幸福感和归属感”等热点话题,分享交流了深圳市宝安区以及其他全球知名城市在城市品牌建设等领域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相关视频请点击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M4jCCNN_t53Y4Twpy4Y7A
2024-12-31
近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从西方经济体转向了全球南方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一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倡议(BRI)的推动。此外,许多接受中国资金的国家在政治结构上也有一些明显的共同点,让他们更容易获得来自中国的借贷。
在本次采访中,《中国领航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化发展为全球影响力之翼》一书的作者理查德·卡尼(Richard CARNEY)探讨了为何中国的海外投资更加青睐有某些政治特征的国家,中国基础设施项目对投资目标国的总体积极影响,以及数字出口日益重要的地位。
01 长江商学院 Knowledge 栏目介绍
长江商学院Knowledge栏目是中国一流商学院长江商学院(CKGSB)的线上出版制品。栏目旨在通过文章、视频和采访,深入探讨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开展商业活动的复杂性、本土竞争、“中国制造”的演变、政策议题、中国跨国企业的全球化以及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和运营。此外,栏目还对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和CEO进行专访,聚焦热门话题和具有全球影响的事件。
2024-12-15
《南方周末》专访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陈捷教授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的“准内阁”亮相后不久,多位提名人遭到了暴力威胁。
据特朗普过渡团队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2024年11月27日声明,特朗普总统几位内阁、政府成员提名人以及他们同住人等“生命安全受到暴力、非美国式的威胁”。美国联邦调查局也表示,已注意到类似事件,正在与执法伙伴合作展开调查。
截至11月23日,特朗普新内阁提名工作全部完成。美媒指出,特朗普提名了多位“非常规”人选,他们可能在参议院提名确认程序中受到挑战。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陈捷教授近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特朗普内阁的提名人员,大都是特朗普“美国优先”理念的坚定支持者,同时缺少从政经验或政治背景。这也体现了特朗普根深蒂固的“反建制”思想。
“特朗普说过,华盛顿(代指联邦政府机构)就像一个泥潭,需要清理干净。”陈捷教授分析称,特朗普多次宣称,上台后会削减原有政府官僚的开支,甚至重组政府。因此,他提名的内阁人员都是“去建制”的,否则就无法听命于他,在“反建制”理念下运作。
2024-12-03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迎来了十周岁的生日。值此欢庆之际,学院特别推出十周年系列人物访谈。在十年的时光中,学院有哪些变化与发展?在下一个十年,学院有哪些目标与规划?让我们跟随教授们的脚步,一起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本期访谈,我们荣幸地邀请到王晓田教授,为我们分享他的思考与感悟。
2024-11-23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迎来了十周岁的生日。值此欢庆之际,学院特别推出十周年系列人物访谈。在十年的时光中,学院有哪些变化与发展?在下一个十年,学院有哪些目标与规划?让我们跟随教授们的脚步,一起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本期访谈,我们荣幸地邀请到郑百重教授,为我们分享他对美育的看法。
2024-10-13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迎来了十周岁的生日。值此欢庆之际,学院特别推出十周年系列人物访谈。在十年的时光中,学院有哪些变化与发展?在下一个十年,学院有哪些目标与规划?让我们跟随教授们的脚步,一起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本期访谈,我们荣幸地邀请到陈永勤教授,为我们分享他与学院的故事。
2024-09-20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迎来了十周岁的生日。值此欢庆之际,学院特别推出十周年系列人物访谈。在十年的时光中,学院有哪些变化与发展?在下一个十年,学院有哪些目标与规划?让我们跟随教授们的脚步,一起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本期访谈,我们荣幸地邀请到Charles H. KIEFFER教授,为我们分享他的独到见解。
2024-07-20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迎来了十周岁的生日。值此欢庆之际,学院特别推出十周年系列人物访谈。在十年的时光中,学院有哪些变化与发展?在下一个十年,学院有哪些目标与规划?让我们跟随教授们的脚步,一起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本期访谈,我们荣幸地邀请到龚文高教授,为我们分享他的故事与感悟。
2024-05-20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迎来了十周岁的生日。值此欢庆之际,学院将特别推出十周年系列人物访谈。在十年的时光中,学院有哪些变化与发展?在下一个十年,学院有哪些目标与规划?让我们跟随教授们的脚步,一起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本期访谈,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唐文方教授,为我们分享他对学院的期待与祝福。
2024-04-21
Sora的出现,让“文生视频”大模型的发展更进一步,关于人工智能未来替代人类职业的言论再度引发热议。AI大模型所呈现出的能力,对一些行业形态可能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那么它真的会完全取代人类的部分职业吗?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此前在AI大模型所理解的“AI最容易替代的人类职业”中,“翻译”是排名前列的其中一项。事实上,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技术发展多年后,翻译行业又迎来人工智能技术的一次变革。那么,从业者是如何审视这一行业的?在这场技术革新中,人类译者又该如何应对算法带来的挑战?近日,记者对话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翻译专业的张舒音教授。
2024-03-18
扫描二维码跳转访谈视频
本期“传媒聚焦”为您带来《南方都市报》对青年汉学家欧海洋(Aurelien BOUCHER)的专访。欧海洋教授因热爱乒乓球与中国结缘,由此开启了研究中国体育文化的学术历程。
2024-02-19
在众多学生眼里,她是风风火火穿梭在林荫楼宇间的“时尚小姐姐”,也是平易近人为大家答疑解惑的“知心大姐姐”。从美景到美酒,从美文到美艺,她热爱一切与 “美”有关的事物。在她眼中,翻译学是一门闪烁着人文之美的艺术美学,值得用心用情去品味、去追求。本期“HSS师说”,让我们在一问一答间走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张舒音教授。
教授简介
张舒音教授是伦敦大学学院翻译学博士,于2016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现任翻译专业助理教授(教学)。她曾获得第九届亚太翻译与跨文化研究论坛翻译研究新锐学者奖(The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Rising Scholar Award),在文学翻译、机器辅助文学翻译、社区翻译等领域发表论文若干。
2023-09-28
本期“神仙湖畔”为您带来第八期《神仙湖畔》【Eureka灵感】中对当代青绿山水画代表人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荣誉教授郑百重的专访。
2023-07-19
刘冠岩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设“西方与中国诗歌中的爱情问题:从古典到现代” (The Problem of Love in Western and Chinese Poetry: From Ancient to Modern) 通识课程。本篇采访来自校刊《神仙湖畔》第五期,由刘冠岩博士亲自笔答撰稿。采访问题包含刘教授个人“读诗缘起”及其对“诗缘情而绮靡”的感受,以及刘教授“授课内容”与课堂所授之“中西情诗传统”。此外,刘教授还以课程内容阐述他对“文学与现实中的爱情:真实与想像”问题的看法,并给予本科学生关于“读诗门径”的建议。
2022-12-22
近日,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杭州举办,来自爱尔兰、比利时、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企业受邀参会。2021年,中国数字服务贸易达2.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平台服务企业的海外市场不断拓展。
如何看待数字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中国数字企业又应如何更好地走向海外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人文社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全球研究项目主任郝雨凡进行了专访。
2022-12-16
近期,《晶报》推出的聚光灯专栏刊登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唐文方的约稿。唐院长就出现重理轻文的现象、文科的定义、发展文科对深圳的社会乃至塑造中国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重要意义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2022-11-15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汇聚了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子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学者和老师,大家怀着梦想与憧憬,相聚在神仙湖畔,共同书写着一所大学的理想与信念。
2022-11-14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汇聚了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子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学者和老师,大家怀着梦想与憧憬,相聚在神仙湖畔,共同书写着一所大学的理想与信念。
本期校刊《神仙湖畔》为您带来人文社科学院Dr. Christopher Kluz的专访(中文译本)。
2022-11-10
“Parklife生活在公园”为大学社会实践中心于公益周推出的校园展览活动。在本篇文章中,笔者邀请到了Parklife的“公园管理员”们:喻喆、长丰、洋洋和灼热,以及人文社科学院的韩雨晨教授,共谈“Parklife生活在公园”的诞生、理念、策展和挑战,以及校园社区营造的社会学意义。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