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领导
    • 联系我们
  • 学部分类
    • 应用心理学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中国研究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国情教育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计算社会科学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发展与治理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通识教育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全球与区域研究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跨文化交流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语言教育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体育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专业课程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大学核心课程
  • 教师与研究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博士生
      • 研究助理(博士后)
    • 教师招聘
  • 科研创新
    • 科研动态
      • 获奖情况
      • 科研项目
      • 学术发表
      • 科研活动
    • 科研相关政策及文件
      • 应用心理学大学伦理委员会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伦理审查流程及文件
  • 教学及研究中心
    • 语言自学中心
      • 关于我们
      • 服务与设施
      • 英语在线学习平台
      • 网络资源
    • 实验室
    • 研究院
      • 中华文化研究院(筹)
  • 就业与升学
    • 关于我们
    • 人文学子规划须知
      • 国家地区
      • 升学流程
    • 就业
      • 最新动态
      • 实训基地
      • 招聘宣讲会
      • 行业分享&求职工作坊
      • HSS职播间校友就业分享
      • 招聘岗位
    • 升学
      • 院校宣讲会
      • 升学系列课程
      • 学长学姐分享
    • 校外导师
    • 证明及材料文件
    • 预约一对一咨询
    • 常见答疑
  • 学生发展
    • 国际交流
      • 国际暑课
      • 交换交流
      • 本硕联合培养项目
      • 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常见Q&A
    • 学院生活
      • 学生分享
      • 教师分享
      • 交流活动
  • 学院动态
    • 新闻
    • 活动预告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领导
    • 联系我们
  • 学部分类
    • 应用心理学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中国研究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国情教育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计算社会科学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发展与治理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通识教育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全球与区域研究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跨文化交流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语言教育学科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体育部
      • 关于我们
      • 师资力量
      • 课程介绍
  • 专业课程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大学核心课程
  • 教师与研究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博士生
      • 研究助理(博士后)
    • 教师招聘
  • 科研创新
    • 科研动态
      • 获奖情况
      • 科研项目
      • 学术发表
      • 科研活动
    • 科研相关政策及文件
      • 应用心理学大学伦理委员会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伦理审查流程及文件
  • 教学及研究中心
    • 语言自学中心
      • 关于我们
      • 服务与设施
      • 英语在线学习平台
      • 网络资源
    • 实验室
    • 研究院
      • 中华文化研究院(筹)
  • 就业与升学
    • 关于我们
    • 人文学子规划须知
      • 国家地区
      • 升学流程
    • 就业
      • 最新动态
      • 实训基地
      • 招聘宣讲会
      • 行业分享&求职工作坊
      • HSS职播间校友就业分享
      • 招聘岗位
    • 升学
      • 院校宣讲会
      • 升学系列课程
      • 学长学姐分享
    • 校外导师
    • 证明及材料文件
    • 预约一对一咨询
    • 常见答疑
  • 学生发展
    • 国际交流
      • 国际暑课
      • 交换交流
      • 本硕联合培养项目
      • 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常见Q&A
    • 学院生活
      • 学生分享
      • 教师分享
      • 交流活动
  • 学院动态
    • 新闻
    • 活动预告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学生发展
  • 国际交流
  • 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常见Q&A
  • 国际交流
    • 国际暑课
    • 交换交流
    • 本硕联合培养项目
    • 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常见Q&A
  • 学院生活
    • 学生分享
    • 教师分享
    • 交流活动

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常见Q&A

1、学院联培项目申请的大致流程具体是怎么样的?与自行申请相比,学院联培项目申请有什么优势?

(1)学院联培项目申请整体流程如下:

面向群体:大四以及研一意向升学的学生
时段:依据项目情况,当年10月底至次年1月中
形式:通过学院联培项目官邮(hssstudyabroad@cuhk.edu.cn)

工作流程:
1.由学院联培项目官邮(hssstudyabroad@cuhk.edu.cn)发布联培项目启动通知邮件;
2.学生阅读联培项目申请开放的通知邮件、联培项目申请须知文件;
3.每个项目将会在发布告示后5-7个工作日内截止申请,学生提交申请文件至指定邮箱(hssstudyabroad@cuhk.edu.cn);
4.申请日期截止后,学院联培项目组会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学生提交的申请文件,整理提交至学院联培项目委员会(International Programs Committee);
5.经学院联培项目委员会讨论,将在5个工作日内确定学院联培项目内部提名学生名单;
6.由联培项目官邮发送邮件,告知通过学院联培项目内部提名的学生;
7.被提名的学生需在指定时间(一般为5个工作日)回复通知邮件以确认接受提名,并按照对应项目具体要求,同步前往官网进行网申材料提交。

(2)通过学院联培项目内部提名的学生,可以享受申请项目的优先审阅。同时,根据不同项目优惠政策,通过内部提名,并获得最终录取的学生,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学金。

2、申请学院联培项目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学生可通过阅读申请须知文件的申请文件清单(Internal Application Checklist),了解申请学院联培项目所需材料:
(1)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姓名(Name)、学号(Student ID)、手机号码(Telephone Number)、选择项目(Program Preference)、 累计GPA(CGPA)、专业GPA(MGPA)
(2)托福/雅思成绩单(TOEFL/IELTS transcript): 需要提交有效的语言成绩单
(3)非正式成绩单(unofficial transcript)
(4)个人简历(CV)
(5)根据项目情况补充具体材料

3、可以同步进行学院联培项目申请和自行申请吗,两者所涉及流程一样吗?

(1)如果学生选择参与学院联培项目内部提名申请,首先需要依照联培内部提名的流程进行操作,如获提名且接受后,可同步进入对应项目院校官网进行网申,按照对方院校的官网申请流程和材料进行提交; 

两者流程区别是,通过联培申请需等待内部提名审核且接受后,才能同步进入对应项目网申环节进行提交;如作为独立申请人(individual applicant)申请则无需等候提名情况,可自行提交。如视自身情况需要尽早提交申请,尤其项目为rolling滚动申请制,以争取更大录取几率,则建议作为独立申请人进行申请,无需等待学院联培项目申请开启。
无论是参与学院联培项目内部提名申请,还是自行投递申请,学生都需参照官网要求,以对方院校为准,最终录取结果将由对方院校决定,学院不具有决定权。

4、学院联培项目申请只需要提交申请文件清单(Internal Application Checklist)所需文件吗?是否还需要额外提交对方院校申请要求(Requirements)提及的文件?

学院联培项目申请阶段,学生只需提交文件清单所列文件。学生确认联培内部提名后,进入网申阶段,需按照官网要求提交材料,以对方院校为准。

5、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应该如何提供?

根据项目申请要求,学生需将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包括姓名(Name)、学号(Student ID)、手机号码(Telephone Number)、选择项目(Program Preference)、 累计GPA(CGPA)、专业GPA(MGPA),放置于单独的word文档,与文件清单所列其他文件整理压缩至一个文件夹。

6、非正式成绩单(unofficial transcript)指的是什么样的成绩单?

纸质版成绩单或系统开具的电子成绩单均可接受,作为有效成绩的凭证。(如图所示)


纸质版成绩单

系统开具的电子成绩单

7、申请须知文件中的"students can only apply to ONE program"指的是所有合作院校中只能报名一个联培项目,还是一个合作学校只能报一个项目?

申请须知文件中的"students can only apply to ONE program",指的是一个合作院校只能报一个项目。

8、学院联培项目提名结果一般需要多少个工作日告知至申请人?

学院联培项目提名结果通常在申请日期结束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告知。

9、如果申请人通过联培提名,最终拿到了对方院校的录取offer,是否可以拒绝?
根据学院联培项目申请建议,如学生收到联培项目申请开启邮件,或内部提名告知邮件,可在衡量自身情况的前提下,评估合适程度,再进行联培项目的申请,或确认接受提名。如综合考虑下,决定拒绝最终录取offer,需向合作院校表示感谢,且告知拒绝offer的原因,将机会留给其他同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热线:0755-84273199 邮箱:shssug@cuhk.edu.cn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 2001 号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综合教学楼 TxB 12F
研究生项目联系方式
  • 电话: 0755-84273180(申请人咨询) 邮箱:shsspg@cuhk.edu.cn(申请人咨询) 邮箱:hsspgs@cuhk.edu.cn(在校生事务) 邮政编码:518172 地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综合教学楼 TxB 1214
探索更多
  • 图书馆 科研处 学生事务处 学术交流处 教务处
加入我们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