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人文社科学院获批三项深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公示了深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评审结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彭永昌教授申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课程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的教学实践》入选成果培育类课题,廖睿智教授申报的《基于学生画像的教学评价可信度研究》及李丹凌老师申报的《知识转型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科研评价研究》入选教育评价改革专项课题。
获批课题名单
2022年度课题简介
深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年度课题旨在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引领作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解决我市“十四五”期间教育发展和改革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先行示范建设,加快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
2022年度设重大招标课题、成果培育课题、重点资助课题、一般资助课题、单位资助课题;另设思政教育、教育评价改革两类专项课题。
教师简介
彭永昌
助理教授(教学)
彭永昌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现任人文社科学院通识教育部助理教授(教学)。他的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史、社会史、城市史、香港史、传统中国慈善问题。
廖睿智
助理教授(教学)
廖睿智教授于2014年获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无线网络博士学位,2015年至2016年期间在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现任人文社科学院助理教授(教学)。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无线局域网络等。廖老师现任Journal of Smart Cities and Society的编委,IEEE BigDataSE和IEEE ECONF等国际学术会议技术委员,已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作刊于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等高影响因子期刊。廖老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深圳市科创委自由探索项目,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圳市物联网智能系统与无线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科创委学科布局等科研项目。
李丹凌
讲师
李丹凌老师是香港大学博士,现任人文社科学院语言教学部英文讲师。她的研究领域为学术用途英语(EAP),学术发表英语(ERPP),科研论文写作,高等教育(科研评价,教育政策,学术研究与发表)。
微信号 | cuhkszshss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人文社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