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何金波教授与学院研究生及合作者研发了《肌肉偏见内化量表》并发表于临床心理学权威期刊Body Image
喜讯 | 应用心理学专业何金波教授与学院研究生及合作者研发了《肌肉偏见内化量表》并发表于临床心理学权威期刊Body Image


喜讯
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何金波教授与学院研究生及合作者研发了《肌肉偏见内化量表》并发表于临床心理学权威期刊Body Image
本月,何金波教授作为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与学院心理学研究生唐婵媛、宋牮闻、崔天祥、崔舒淇、任遥翔,及合作者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的博士生Wesley Barnhart 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Jason Nagata教授在临床心理学权威期刊Body Image(影响因子: 5.58, 5年影响因子: 6.489)发表合作研究成果《The Muscularity Bias Internalization Scale: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in Chinese Adult Men》。在该研究中,何金波教授基于以往身体意象的理论文献,并结合对身体意象研究的经验积累,提出了肌肉偏见内化 “Muscularity Bias Internalization”的新概念,并在实验室研究生和合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开发了一个具有良好测量属性的测量工具——《肌肉偏见内化量表》去测量这个新概念。该论文的理论和实践贡献获得了Body Image 编辑和审稿人的一致肯定。在该论文中,何金波教授提出肌肉偏见内化可能是以男性为主的肌肉不满和肌肉取向饮食障碍的核心危险因素,并有望成为未来肌肉不满和肌肉取向饮食障碍的核心干预靶点。但这些假设仍需大量的实证研究去验证,因此何金波教授及其实验室成员的下一步计划是针对该概念开展追踪研究、行为实验和跨文化研究。

何金波老师简介

何金波老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助理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饮食与体重相关问题(如进食障碍、身体不满意和肥胖)及量化研究方法(如混合模型、元分析以及机器学习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何金波教授近几年的研究方向集中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索饮食与体重相关问题的成因、健康影响及干预策略。何金波教授获得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和深圳市教育规划基金。何金波教授目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何金波教授近几年研究论文多次发表在领域内权威期刊,例如临床心理学期刊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Body Image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以及量化研究方法学期刊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目前,何金波教授担任领域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Body Image 、Eating and Weight Disorders-Studies on Anorexia, Bulimia and Obesity的编委,以及Frontiers in Pediatrics–Pediatric Obesity的副编辑。何金波教授亦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9–2020年度校长模范教学奖。


微信号|cuhkszshss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人文社科学院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