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S毕业说 | 虞怡文——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虞怡文
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翻译专业
祥波书院
高中毕业于上海市延安中学
毕业去向
获得蒙特雷国际研究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三所学校的offer
毕业后将就读于蒙特雷国际研究院口笔译专业
在校经历
连续三学年获人文社科学院院长荣誉录(The Dean’s List)
大二参加学校“湘见”义教项目
大二起担任大学艺术中心翻译助理
大四担任TRA2010与TRA2310本科生课程助教
01
// 磨练中成长
虞怡文在高中的时候就发现了自己对于翻译的热爱,决定自己大学要学习口译,将来做和翻译相关的工作,在高考后,便选择了港中大(深圳)的翻译专业。口译专业需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艺和能力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学起来会碰到很多困难,由于对自己有着高要求,以及经历一系列学习中的挫折,她在大二暑假甚至一度有过放弃的念头。怡文谈到,有时候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也是需要谨慎的,在学业表现上,面对喜欢的东西,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可能会让自己更加沮丧,也会认识到自己曾经的见识短浅,从某种程度上会击垮一个人的自尊心。但幸运的是,怡文经过一次次磨砺,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选择继续坚持下去,且把它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她说,自己很感谢同专业的朋友和老师,让整个18级翻译专业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怡文认为,整个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不止在于学业上,更在于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拥有了面对失败的勇气。在口译上,她一开始会因为达不到预期而很失落,但慢慢地学会了在失败之后坦然面对且继续尝试。除此之外,通识课也让她学习到更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让她用更加包容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这种帮助其实是受用一生的。
02
// 未来道路的选择
在未来道路的选择上,怡文坦言,这是一个反复权衡和不断付出的过程。她在大三暑假去做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工作,对职场生活有了一些体验和感悟,也更加确定自己想要继续完成学业。最终,对于翻译的热爱让她选择了继续深造。怡文谈到,自己在高中时候就觉得这种中英文的转换是一件很有意思且有魅力的事,用自己的思维和理解力来沟通两种语言,将它们有机地串联和转化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口译虽然属于语言学的范畴,却是个很重实践的专业,实用和练习是第一位的。正是由于不断实践这种语言的转换,让她一直保持着热爱。在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蒙特雷国际研究院的offer之后,虽然十分纠结,但还是坚持初心,选择了蒙特雷国际研究院的口笔译专业。
03
// 寄语与期望
在申请上,如果想要继续攻读口译,怡文建议本科的同学一定要在大二大三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在空闲的时间也要多一些英语方面的输入。本科最好多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摆烂或者过于限制自己,多样的可能性都是在尝试的过程中慢慢发现的。就个人来说,她认为语言自学中心的老师都很专业,大学职业规划与发展处和学院升学与就业发展团队的指导也非常有帮助。在申请季迷茫的时候,可以多和不同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建议。
最后,怡文提到,希望自己未来可以去探索世界更多可能,在国外读书的时候可以走出华人圈子,了解更多人的经历。学业上,自己想对口译有更加深入和透彻的了解和学习,也希望母校可以有更优质的课程和资源,让学生和学校彼此成就,变得越来越好。
04
// 快问快答
- 推荐的一门课程:
FRN1001 法语。力荐晓莹老师!课程是非常基础的法语入门,但老师还会在课上融入法国历史、绘画、歌曲和诗歌,是一门特别温暖且治愈的课。
- 港中大(深圳)最常去的地方:
学勤老年活动中心。有好多秋千!冬天晒太阳的好去处,和朋友夜聊的秘密基地。
- 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活动/讲座:
Parklife生活在公园。在我印象里,这是一个把学生、老师、学术、生活、自然和艺术全部串联起来的活动。很喜欢活动宣传里的一句话:“大学校园和公园同为生活空间,更是承载空间历史、人群记忆、开放理念的文化容器”,当大家试着把二者融为一体,把理念投入实践时,就变得格外动人和浪漫。
- 在港中大(深圳)做过最值得的选择:
来到港中大(深圳)读翻译专业。再次衷心感谢所有老师和所有2018级的同学们,这是最最美好的四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
微信号 : cuhkszsh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