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会议口译公开课:电竞产业创新论坛
电竞产业创新论坛:
跨界融合新趋势,双向赋能新未来
Esports Innovation Forum:
Cross-sector Synergies and Future Pathways

活动介绍
Introduction
2025年3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会议口译公开课“电竞产业创新论坛:跨界融合新趋势,双向赋能新未来”在道远楼理事会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课程由人文社科学院翻译及同声传译硕士项目四门课程联合授课:模拟会议(一)、模拟会议(二)、翻译项目与管理及多媒体翻译。

人文社科学院翻译及同声传译硕士项目主任张瓅文教授以及课程老师隋云教授、张舒音教授、庄颖异教授协同教学助理张文康、程茹佳、郝欣頔指导举办本次论坛。跨文化交流学科部主任Douglas ROBINSON教授应邀出席。本次论坛还特别邀请了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刘春伟教授,以及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博士生陈树豪先生。

活动回顾
Review
01 主旨发言
在当代创意媒体与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如何通过跨媒介的方式讲述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对此,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博士生陈树豪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从神话的社会功能出发,剖析游戏玩法如何与叙事相结合,并结合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进程,探讨如何看待《黑神话:悟空》的全球传播。
此外,陈树豪先生谈到自己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翻译硕士项目的求学经历时,强调翻译与改编在叙事功能上的相似性及其重要性。他认为,无论是翻译,还是通过不同媒介呈现中国神话故事,都是构建现实与塑造文化的重要方式。在演讲的最后,他鼓励大家勇敢迎接挑战,积极拥抱变化,将创意与技术深度融合,为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精彩呈现贡献智慧与力量。

嘉宾陈树豪先生主旨发言
02 学生讲者发言
本次公开课中,同学们扮演来自不同组织和行业的中外代表,围绕电竞产业展开深入探讨。演讲主题涵盖电竞赋能产业、重塑城市格局和融合传统文化等。
讲者风采
03 问答环节
本次公开课设置自由问答互动,现场同学热情高涨,积极向讲者提问。讲者们答疑解惑,分享深入且细致的观点。
问答环节不仅加深了参会者对电竞产业的理解,更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电竞赋能产业、中国电竞出海等话题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



04 老师点评
大连外国语大学
刘春伟教授
刘教授以自己乘机从大雾弥漫的大连来到春意盎然的深圳的经历,生动比喻了当前口译行业的现状——既充满挑战,又蕴藏希望。她高度赞扬了在场译员的专业素养和优秀表现,表示能够感受到大家平时修炼打磨口音、流畅度、口译基本功等能力的恒心,公开课上的专业交流让她倍感踏实,更加坚定了深耕口译教学的信念。
Douglas ROBINSON教授
ROBINSON教授在点评环节从中英语法差异切入,探讨语言叙事如何塑造现实,并将这一思考延伸至信息时代中人工智能(AI)的发展。他指出,AI既可成为助力,也可被视为威胁,口译亦然——有人享受挑战,有人因压力放弃。他回忆自己年轻时的口译经历,强调成为口译员不仅要克服困难,更要从中获得满足感,并鼓励在场学生思考:如何定义自己在口译行业的角色?又将如何通过口译叙事?
张瓅文教授
张教授表扬了同学们在本次会议口译公开课中的出色发挥,尤其肯定了初次主导会议的研一同学在压力下激发的潜力,以及翻译项目与管理和多媒体翻译课程团队的共同努力。她特别欢迎树豪学长以嘉宾讲者的身份回到母校,同时也期盼更多校友回来分享工作与生活。最后,张教授表示期待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精进,共同推动项目更上一层楼。
隋云教授
隋教授表示本次公开课令她深感“感动”与“惊喜”,感动与共鸣于刘教授发言中口译教育者共同的使命感,即培养真正能够胜任重要翻译任务的专业人才;惊喜于同学们在现场的精彩表现,尤其是研一学生超常发挥,突破过往,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生动幽默的表达。对于研二同学,她强调了团队精神和灵活应变的重要性,并充分肯定了本次同学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处理方式。隋教授表示,此次公开课同学们的表现让她对口译教学更怀热忱与期待,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会议服务
Interpretation
01 交替传译
现场提供交传服务,由研一课程模拟会议(一)的同学负责,共15名译员。




02 同声传译
现场提供同传服务,由研二模拟会议(二)课程的同学负责,共15名译员。
现场另配备4名耳语传译译员。


03 会议筹办
模拟会议(一)课程同学统筹公开课全流程,承担主题发言及交替传译任务;翻译项目与管理课程同学负责会务支持与宣传推广,涵盖设备管理、物料制作及线上宣发;多媒体翻译课程同学完成全程音视频录制与后期剪辑,协助会后复盘优化工作顺利推进。本次联合授课充分体现了课程跨界合作的特点,既包含论坛议题的深度把控,又融入项目管理的执行特长,且结合多媒体技能支持,推动了翻译及同声传译硕士项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结语
conclusion
方寸屏幕,是电竞选手闪耀世界的舞台,每一秒的辉煌背后,都是不懈的坚持与努力。电竞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承载着技术与竞技的突破,更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让中国故事在全球语境中焕发新的生机。
愿每一位口译学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耐得住寂寞、守住初心,沉淀自我、精进技能,还能带着敏锐的眼光,见微知著,肩扛责任,推动中国声音走向世界。
最后,全体与会人员于道远楼前合影留念。

集体合照
活动感想
Refelctions
讲者 沈淑雯
此次模拟会议中,我荣幸担任讲者角色。尽管此前对电竞领域涉猎不深,但通过这次公开课,我深刻领略到电竞产业所蕴含的创新活力与无限可能。与会嘉宾与同学们的精彩发言,为我开启了一扇认知新视窗,从电竞与文化传承、城市发展、产业融合等多维视角,全方位展现了这一新兴领域的蓬勃生机。
我还认识到,电竞已超越单纯的娱乐范畴,正成为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引擎。本次会议完美诠释了寓教于乐的理念,衷心感谢每一位与会人员的付出。
交传译员/主持人 苏昂霄
我在这一次的模拟会议当中担任了主持和译员的角色,身兼两职确实是一个挑战,很荣幸能够圆满完成任务。作为主持人,确认到场嘉宾、控制时间进程、临时添加环节等突发状况锻炼了我的应变能力;作为交替传译译员,各位讲者为我们提供了真实的翻译环境,也会放慢语速、适当停顿,照顾到了译员们的工作,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搭档之间互相配合、提供支持的重要性。
主持和译员两种身份的切换让我更加全面地参与了会议的流程,对电竞产业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日后的翻译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同传译员 鲁卓琳
此次公开课与之前最大的不同在于要将交替传译产出的内容再翻回源语,除了语言系统不断切换对专注力的考验之外,在接力的过程中还会受到交传译员输出内容的影响,如果对方卡顿,作为同传译员要怎么处理耳机中的空白而不影响自己输出的听感是本场公开课的一大挑战。
最大的体会是要做一个对意外状况有应对能力的译员,不论是队友因病缺席还是临时更改的主持串词和演讲内容,都要快速反应、积极应对,而不是一旦与心理预期不匹配就乱了阵脚。能够做的就是在会前做足译前准备,除了自己的部分,其他部分也要有所了解,如遇到突发状况也要有能顶上的能力;平时还需继续加强练习,打磨自己的同传技能与语言水平。
整体上,也算是做到了自己分内的事情,下次希望可以做到更多吧。希望能成为真正靠谱、可以让人信赖的队友,而不是要仰仗队友救场的那个。道阻且长,继续努力。
同传译员 韩文华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这次公开课,那就是——电竞,不只是“打游戏”,口译,也不只是“翻译”。讲者们的分享让我们看到,电竞不仅是屏幕上的热血对抗,更是科技与文化交汇出的新兴产业,是全球语境下的一种文化表达。而译者们则像一支配合默契的战队,从容应对每一次语言交锋,精准而生动地传达出电竞行业的激情与温度,既展现了专业素养,也不乏松弛感。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里游刃有余地发挥,让这场公开课更像一场沉浸式的行业对话与探索。
感谢所有组织及参与此次公开课的嘉宾和同学,让这次活动鲜活而深刻,也让我们在交流与切磋中彼此激发、共同成长。同时,也要特别感谢项目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助力我们不断升级打怪,向更高的口译水平迈进。期待未来的公开课能解锁更多新“地图”,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会务负责人 肖静怡
作为公开课场务负责人,我学到了很多项目管理经验。我们明确分工,确保场地布置、设备管理和摄影工作等各环节专人负责。设备故障时,我们负责的同学能够马上反应并解决,保证会议进行。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好的项目管理者既要确保每个岗位精准执行,更要让团队协作产生1+1>2的效果。这些关于项目规划和灵活应变的现场经验,将会成为我今后走向社会的宝贵财富。
文案:
任思清 2024级同声传译硕士项目研究生
王奕深 2024级翻译硕士项目研究生
刘源婵 2024级翻译硕士项目研究生
排版:
任思清 2024级同声传译硕士项目研究生
审校:
张舒音教授 翻译及同声传译硕士项目助理教授
张瓅文教授 翻译及同声传译硕士项目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