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形势与政策”系列讲座第三十三讲: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民宿产业中的“她力量”
2月17日,西交利物浦大学宋瑜教授受邀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办主题为“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民宿产业中的她力量”的讲座。作为社会政策与性别平等领域的权威学者,宋教授结合其长期田野调查成果,以浙江安吉的民宿产业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妇女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讲座内容涵盖政策背景、实践案例与理论框架,既展现了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鲜活图景,也揭示了女性在乡村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与生动的案例,宋教授为听众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关怀的精彩分享。

Part 01. 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纲要:政策背景与历史脉络
宋教授首先回顾了男女平等作为中国基本国策的历程。自1995年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中国政府连续出台多期《妇女发展纲要》,围绕经济、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七大领域制定目标,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权益保障。习总书记提出的“在发展中保障妇女权益”理念,进一步将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紧密结合。宋教授强调,《妇女发展纲要》不仅是政策文件,更是国家性别平等实践的行动指南,其监测数据与成效评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Part 02. 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的双向促进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妇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平台。宋教授指出,乡村振兴通过“公共支持、数字赋能、成果共享”,帮助农村妇女从依赖外力转向自我造血,实现了经济独立与个人价值提升。同时,妇女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农业生产、乡村治理、文化传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以“99/61/38部队”(留守老人、儿童、妇女)现象为例,宋教授分析了过去农村妇女被动承担发展责任的现实。但随着乡村振兴推进,妇女逐渐从“被动参与者”转变为“主动引领者”,在江浙地区,女性通过民宿经营、农产品销售等新业态,成为乡村经济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Part 03. 案例分析:浙江安吉的民宿产业与女性赋能
安吉县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其生态经济转型路径极具代表性。宋教授以安吉民宿产业为例,展示女性主理人如何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经营推动乡村振兴。
1 生态转型与产业升级
从污染严重的采矿业转向生态旅游,安吉依托竹林、茶园等自然资源,打造出“深蓝计划咖啡馆”、“数字游民公社”等网红项目,吸引年轻群体返乡创业。



2 女性主导的民宿经济
安吉1800余家民宿中,女性主理人占比显著。通过“巾帼民宿联盟”等政策支持,妇女获得贷款、培训与市场资源,将传统家务技能转化为市场价值。例如,某“白金级”民宿年营收超400万元,主理人通过社交媒体运营与农产品代销,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3 社会效应
女性经营民宿不仅提升家庭地位,更通过参政议政(如担任政协委员)参与乡村治理,形成“家庭—社会”双向赋权的良性循环。
Part 04. 妇女赋权的三维框架:资源、能动性与成就
宋教授引入伦敦政经学院盖比尔的妇女赋权三维分析框架,并结合案例进行阐释。

1 资源维度
包括宅基地、生态资源、政策贷款等物质条件,以及教育背景、社会网络等无形支持。

2 能动性维度
女性在创业决策、资源掌控与自我认同上的突破。例如,民宿主理人从家庭会议中的“少数支持者”成长为独立决策者。
3 成就维度
生活条件改善、家庭与社会决策权提升,以及个人价值飞跃。
该框架揭示了妇女赋权不仅是经济独立,更是社会地位与自我认知的全面提升。
Part 05. 总结与互动问答
宋教授总结道,农村妇女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其成功经验表明:
· 政策协同:需强化贷款支持、技能培训与典型宣传,激发妇女创业热情。
· 生态构建:民宿产业需与文旅、农业深度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态圈”。
· 观念革新:打破传统性别分工,将妇女从“无偿家务”转向“市场价值创造”。
宋教授呼吁,未来应进一步关注妇女在基层治理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她力量”。

宋瑜教授演讲结束后,会场进入自由问答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多名同学结合宋教授的演讲内容以及自身的生活经历与教授进行交流。在问答环节中,宋教授也补充强调了数字游民与在地发展的矛盾。宋教授认为,数字游民虽然流动性强,但其带来的文化活力与创新思维对乡村生态具有“细水长流”的积极影响。
而民宿同质化问题,宋教授认为关键在于构建差异化体验,依托在地资源(如生态、非遗)延伸附加价值,避免单一竞争。
在同学问及妇女参政的可持续性问题时,宋教授认为需通过政策保障(如村两委女性比例要求)与社会倡导,巩固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话语权。
图片
本次讲座以扎实的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展现了乡村振兴中妇女发展的多维图景。安吉案例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范本,更为政策制定者与实践者带来深刻启示:唯有充分激活“她力量”,方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性别平等的双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