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领导
    • 联系我们
  • 专业课程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大学核心课程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研究助理(博士后)
    • 教师科研
      • 研究成果
      • 研究新闻
  • 教学及研究中心
    • 语言自学中心
      • 关于我们
      • 服务与设施
      • 英语在线学习平台
      • 网络资源
    • 实验室
    • 研究院
      • 国际事务研究院
      • 中华文化研究院(筹)
    • 应用心理学大学伦理委员会
  • 学院动态
    • 新闻
    • 活动预告
  • 就业与升学
    • 关于我们
    • 人文学子规划须知
      • 国家地区
      • 升学流程
    • 就业
      • 最新动态
      • 实训基地
      • 招聘宣讲会
      • 行业分享&求职工作坊
      • HSS职播间校友就业分享
    • 升学
      • 院校宣讲会
      • 升学系列课程
      • 学长学姐分享
    • 升学与就业资料下载
    • 预约一对一咨询
  • 学生发展
    • 国际交流
      • 国际暑课
      • 交换交流
      • 本硕联合培养项目
    • 学院生活
      • 学生分享
      • 教师分享
      • 交流活动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学院领导
    • 联系我们
  • 专业课程
    • 本科生
    • 研究生
  • 大学核心课程
  • 师资力量
    • 教职人员
    • 研究人员
      • 研究助理(博士后)
    • 教师科研
      • 研究成果
      • 研究新闻
  • 教学及研究中心
    • 语言自学中心
      • 关于我们
      • 服务与设施
      • 英语在线学习平台
      • 网络资源
    • 实验室
    • 研究院
      • 国际事务研究院
      • 中华文化研究院(筹)
    • 应用心理学大学伦理委员会
  • 学院动态
    • 新闻
    • 活动预告
  • 就业与升学
    • 关于我们
    • 人文学子规划须知
      • 国家地区
      • 升学流程
    • 就业
      • 最新动态
      • 实训基地
      • 招聘宣讲会
      • 行业分享&求职工作坊
      • HSS职播间校友就业分享
    • 升学
      • 院校宣讲会
      • 升学系列课程
      • 学长学姐分享
    • 升学与就业资料下载
    • 预约一对一咨询
  • 学生发展
    • 国际交流
      • 国际暑课
      • 交换交流
      • 本硕联合培养项目
    • 学院生活
      • 学生分享
      • 教师分享
      • 交流活动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学生发展
  • 学院生活
  • 学生分享
  • HSS毕业说 | 龚斯祺——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HSS毕业说 | 龚斯祺——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2023-05-29 学生分享

又是一年初夏,毕业季如约而至。2023年,人文社科学院迎来了第四届翻译专业本科毕业生和第一届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他们忠于热爱,不断探索,最终交出了亮眼的毕业答卷。截至目前,超八成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录取院校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芝加哥大学、爱丁堡大学、耶鲁大学、香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全球顶尖大学;直接就业的毕业生获得了深圳公立学校、阿里巴巴、安永、德勤、大疆、美团、深圳农业银行等知名企事业单位的录用通知书。

人文社科学院推出“HSS毕业说”系列专访,将邀请毕业生们为大家分享大学四年的难忘经历与心路历程,并带来宝贵的求职求学建议。本期专访将带你走近2019级翻译专业龚斯祺同学。

在校经历
校内开鸡尾酒吧
 
实习经历
网易 运营
快手 运营
腾讯音乐 产品策划
滴滴出行 产品经理
字节跳动 产品经理

>>专业学习

在翻译专业就读有什么感受?

翻译专业的选课制度给学生很多自由规划的空间,大学前三年学习的主要是翻译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大四两个学期集中上专业课程。翻译理论课和口译入门课很有意思,涵盖的知识很全面,后面的选修课更倾向于笔译相关的课程,涉及财经、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学习翻译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困难主要来自口译的学习。笔译更强调课下功课,只要愿意认真花时间查阅资料,基本都能高质量地完成作业、pre和project,就读体验相对轻松。但是口译是译前积累——译中输出——译后复盘这样的学习路径循环,语言水平和前期储备会直接影响译中表现。因为我以前英语水平一般,课前也比较懒,没有天赋又不认真准备是很难有令自己满意的成果的。但是口译人才本身十分稀缺,我建议对口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一点一点进步,不急于和同龄人比较或和笔译课对比哪个更容易拿A,能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翻译专业的学习对个人实践经历有什么影响和帮助吗?

所学专业和实践经历差别太大会导致有很多专业外的知识需要补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在兼顾学业的同时完成个人实践经历或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专业学习多少存在一些共通性的,例如学习翻译和英语对我在国际化部门和外国同事沟通、协助同事交流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在何薇教授的英语课上,我学习了如何写出更有感染力的文字;而李兰教授的TRA2510翻译员英语训练课与产品经理实习时读的《金字塔原理》有很多共通之处,让我知道如何更高效推出逻辑点,达到更高效的交流,构建文章的金字塔,对锻炼批判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个人规划

大学四年对自己的规划有什么改变?生活的重心有什么变化?

和我们学校大多数人不一样,我一开始就希望能够直接就业,早点进入喜欢的行业积累经验和资源。同龄人的优秀让我十分焦虑,我无法接受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平平,而决定放手一搏,逃离象牙塔的评价体系,趁着疫情边上网课边实习。对当时的我来说,互联网是一个门槛低、前景好、薪酬高的行业,因此一口气做了七份互联网实习,像陀螺一样疯狂转了两年。秋招前夕行业突然进入寒冬,秋招并没有我预想中的那样一路过关斩将。于是,我开始思考自己追求的是不是真正想要的。一个人如果一直顺风顺水就会以为这条路是正确的,只有经历挫折才会重新认识自己。现在开始觉得工作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内卷无益,应该寻找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毕业后为什么选择继续寻找海外就业机会?

以前并不喜欢读书,只觉得没日没夜地熬夜读书内卷赶due比工作痛苦,没想好读研的意义,也不知道要读什么专业,所以一心准备校招。秋招时发现互联网行业内卷也严重,不论是企业招聘还是做业务,几乎全部都在一块已经被分得差不多的蛋糕上抠两口隔壁的奶油。而我当时只是焦虑地觉得不及时准备就要落后了,要深耕而不是探索,并没有想过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我觉得生活应该优先于工作,相较于努力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人,我更愿意努力发展自己。中国的就业大环境容易使人焦虑疲惫,所以想去亲身体验海外的工作环境,找一份Work & Life Balance的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选择国家时还会考虑气候环境、生活成本及生活压力。

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目前想在江浙沪找一份培养体系全面、相对Work & Life Balance的全职工作,打好工作能力的基础,同时发展一些低成本的副业(如街头酒吧)。国外求职还在考察中,国家、城市都还没确定,比如北欧虽然幸福指数高,但是气候寒冷、生活无聊,不太适合从小在南方生活的我。所以还要实地旅游考察,或者与前辈多交流,考虑哪些国家适合留居,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个人实践

可以介绍一下校内开鸡尾酒吧的经历吗?

校内校外奶茶店到处都是,但离学校最近的鸡尾酒吧也有两公里。校内学生喝酒的消费意愿和能力挺强的,但喝酒成本较高。鸡尾酒成本不高,学校内也有物品储存的空间,我假期刚好学了一点调酒,需求和可行性都兼备,就萌发了在学校开鸡尾酒吧的想法。我先做了一个喝酒爱好者社群,这也是校内独一无二的兴趣社群,在这个社群里讨论酒类相关话题,共同探索社群的可能性。酒吧的经营模式就是线上点单,线下取酒,反馈口味是否满意。同时,我们还会策划活动,把课上学到的营销知识落地到现实商业场景,做社群增长或者营收增长。我们还和校内社团合作,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会把酒配送到座位,在学勤集市的摆摊也大获成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人加入这个社群,了解酒文化,大家一起快乐安全饮酒。

/ 原创鸡尾酒 /


你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的?你觉得让你最自信的点有哪些?

开鸡尾酒酒吧的经历让我觉得自己在商业方面有比较多的天赋和灵感。我比较喜欢和客户沟通做生意,不喜欢朝九晚五的打卡,喜欢自由职业者的方式。除了有想法,我更有执行力,敢想敢做。我不会抱着一开始就坚持做完美的心态,例如开鸡尾酒酒吧时就会考虑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同时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会率先照顾自己的情绪,根据当时的状态和心情来调整工作的节奏。所幸一直坚持,现在成了常态业务,能够直接收到同学们对酒品的反馈,为他们提供快乐也让我很快乐。

有印象深刻的实习经历吗?有什么感悟和收获?

每段实习经历都给我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第一份产品经理工作被质疑到底适不适合做产品,于是我大量自学相关知识从而主动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最后一份实习让我接触到了感兴趣的电商赛道,小到咖啡局,大到部门会议,都学到了非常丰富的电商知识,从而确定电商是我未来的发展方向,秋招投递时也专注电商公司和相关岗位。

这些实践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个人意义?

这些实践经历让我明白,无论是做运营还是做产品,角色并不重要,因为大家都是协作。不管是什么样的岗位,什么样的角色,一个人对于业务的理解越深,懂得越多,承担的就越多,也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学姐寄语

你对师弟师妹有什么实习、秋招方面的建议?

首先,暑假即将来临,我想给的最重要的建议是:利用好暑假的时间,去旅游甚至穷游,去实习,宝贵的夏天应该去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多去看外面的世界,和不一样职业的人聊天,才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其次,是关于就业的建议:有一句话叫中国人没有GAP。我们一直是被催着进入下一个阶段。即使是在我们学校,大部分人GAP也是刷实习,很少有人能真正跳出象牙塔,进行一些“对申研就业没帮助但是对人生有帮助”的实践,更不用说抛开功利性而大胆实践。虽然如此,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更多思考将来究竟要做怎样的人,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定要警惕贩卖焦虑的中介和博主,不要受别人的offer和title影响。如果抗拒不了被卷,那就在努力学习和工作的时候保持真我吧!引用《华尔街之狼》里的一句话:“May you make a bloody fortune in this racket and maintain just a small portion of your soul in the process!”(祝你在这行血赚一笔,要是还能留下一点灵魂就更好了!)当然,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希望我的soul占据更多portion。

最后,是实习和秋招的建议:申研实习占比比较低,实习数量不用太多,也不一定大厂就是好,有两三段实习就足够了,找到真正适合的可以发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才是最好的。仅仅实习漂亮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每一个项目,面试的时候才能无惧提问。

>>快问快答

请推荐一门课程

GEC2201世界宗教。这门课教我们以欣赏的心态去包容不同的观点,在宗教文化中感受艺术的美,用非科学的理论去诠释自己认为的世界,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有很大的启发。我们学习了很多宗教的学说、流派和理论,最后一个作业是实际考察一个宗教场所,培养了我去寺庙的爱好。我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更多不是讨论对与错,善与恶的问题,而是在包容各种对错和兼容各种文化,从而明确对世界的认识。我现在越来越相信因果了,比如说职业赛道选择上,做某一件事不一定是对的,但是一切安排都是有原因的。这门课对我的启发比较大,Thomas CARROLL老师非常温柔,讲课也很清晰、直观。

大学四年里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活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2音乐会。参加了学校很多音乐会,唯独这场的最后一首歌是学生创作的歌曲,描述在港中大(深圳)学习的点滴,让我非常感动。希望老天能善待书读不好、班上不好、努力但没用的笨小孩,这些笨小孩也应该最先爱自己。

在港中大(深圳)最常去的地方是哪里?

图书馆。图书馆环境很好,座位非常舒服,除了在图书馆赶due,也会在图书馆看电影看书。

大学四年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

也许是开鸡尾酒吧吧。去逛了一次学校旁边小吃街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几天后立刻拉群开始做酒,当时的勇气和执行力高到让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有时候很累很忙想过歇一天,但是到最后一直持续营业到今天,发展成现在的规模。我做了一件只有我能做到的事情,会让我一辈子都有成就感吧。
 



采访 | 白雪娇(2021级 人文社科学院 学勤书院)
图片设计 | 罗雯静(2021级 人文社科学院 思廷书院)
排版 | 陶肖羽(2019级 经管学院 祥波书院)

 

相关新闻

多彩暑期 | 人文学子境外学习篇

多彩暑期 | 人文学子校内暑课篇
多彩暑期 | 人文学子校外实践篇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热线:0755-84273199 邮箱:shssug@cuhk.edu.cn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 2001 号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教学楼B TB611
研究生项目联系方式
  • 电话: 0755-84273180(申请人咨询) 邮箱:shsspg@cuhk.edu.cn(申请人咨询) 邮箱:hsspgs@cuhk.edu.cn(在校生事务) 邮政编码:518172 地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教学楼B TB413
探索更多
  • 图书馆 科研处 学生事务处 学术交流处 教务处
加入我们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